【鼻咽癌高發族群】飲食與基因關係+檢查建議一次看
鼻咽癌被稱為「華人癌症」,在香港、廣東及東南亞華人社群中尤為普遍。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,鼻咽癌是本港男性十大常見癌症之一,每年新增個案超過 800 宗。其高發原因與遺傳基因、EB病毒感染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。本文將深入分析鼻咽癌的成因、早期症狀、檢查方式及預防建議,幫助你更全面了解這種「隱形殺手」,及早防患於未然。
鼻咽癌的形成原因與高發族群
鼻咽癌的病因屬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。研究指出,遺傳背景、EB病毒(Epstein-Barr Virus)感染及環境因素是主要誘因。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,南中國地區、廣東及香港華裔男性為全球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族群之一。
此外,家族遺傳亦是重要風險因素——如家中有直系親屬患鼻咽癌,其發病風險可增加至一般人的 3 至 5 倍。若再加上高鹽、醃製食物飲食習慣,風險更會進一步上升。

基因與鼻咽癌的關係
鼻咽癌的形成與基因變異有密切關聯。研究發現,HLA 基因(人類白血球抗原)特定型別 會令免疫系統對 EB 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,增加患病機會。現時醫學界已可透過基因檢測評估個人遺傳風險,配合EB 病毒抗體檢查進一步確認感染程度。
若同時具備家族病史與 EB 抗體陽性,醫生會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鼻咽內視鏡或 MRI 掃描,以便早期發現病變。
飲食習慣如何影響鼻咽癌風險
飲食是另一項關鍵因素。鹹魚、臘肉、鹹菜及醃製食品 含有高濃度亞硝胺類致癌物質,長期攝取會增加鼻咽癌風險。香港衞生署提醒,這些食物在高溫及鹽漬過程中容易產生化學物質,長期刺激鼻咽黏膜細胞。
相反,多攝取新鮮蔬果、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(如藍莓、蕃茄、羽衣甘藍)能幫助細胞修復,降低氧化壓力。維持均衡飲食、避免高鹽及加工食品,是預防鼻咽癌的首要步驟。
鼻咽癌早期症狀不可忽視
鼻咽癌早期徵狀輕微且不明顯,容易被誤認為感冒或鼻敏感。醫學界提醒,若出現以下情況超過兩週,應及早求醫:
- 單側耳鳴、聽力下降或耳塞感
- 鼻塞、鼻涕帶血或經常流鼻血
- 頸部出現硬塊或淋巴腫脹
- 頭痛、視力模糊或說話含糊
- 面部麻痺或吞嚥困難
早期發現是改善預後的關鍵。若能於第一期確診,治療成功率可達 90% 以上。
鼻咽癌檢查方法與建議
醫學界現行常用的鼻咽癌篩查方式包括:
| 檢查項目 | 檢查內容 | 適合對象 |
| EB 病毒抗體血液測試 | 偵測血液中 EB 病毒抗體水平 | 有家族史或高危族群 |
| 鼻咽內視鏡檢查 | 以內視鏡觀察鼻咽部位是否有異常 | 有症狀或血液測試陽性者 |
| MRI 磁力共振 / CT 掃描 | 分析腫瘤大小與擴散情況 | 醫生懷疑有病變時使用 |
| 組織活檢 | 取樣檢驗細胞是否惡化 | 確診階段使用 |
一般建議:
- 高危人士(家族病史、長期食用醃製食物者)應每年進行一次 EB 病毒抗體檢測。
- 若檢測呈陽性或出現相關症狀,應立即安排內視鏡檢查或 MRI 影像檢測。

Welloft 鼻咽癌檢查方案推薦
Welloft 與多間香港醫療機構合作,包括私家醫院及專科診所,提供多層次的鼻咽癌檢查服務。平台特色如下:
|
透過 Welloft,一站式比較與預約最適合你的鼻咽癌檢查方案。
鼻咽癌檢查推薦
- 體檢項目:47項
- 鼻咽癌風險評估 - Prophecy 早期鼻咽癌篩查
- 其他基本項目檢查
- 醫護人員講解報告
HK$3,200
鼻咽癌常見問題 (FAQ)
守護家族健康,從早期篩查開始
鼻咽癌雖為香港常見癌症之一,但並非無法預防。認識自身風險、建立定期檢查習慣、改善飲食與生活方式,便能大幅降低患病機會。早一步檢查,就是給自己與家人最安心的保障。
想了解更多?
即上 Welloft 健康平台,瀏覽多間醫療機構的鼻咽癌檢查計劃,或聯絡健康顧問獲取個人化建議。
立即預約鼻咽癌檢查,守護家族健康。
| 相關閱讀 |
|
延伸閱讀 |






醫療機構
體檢類別
體檢地點
與健康顧問對話
Engli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