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大常見心臟檢查 你知道有哪些?

心臟病是香港第三大致命疾病。衛生防護中心資料指出,2023年心臟病登記死亡人數為7,258人,佔整體死亡人數12.8%。我會建議男士40歲、女士50歲起定期接受心臟檢查,即使沒有明顯的病徵,也可以做預防性篩查。常見心臟檢查心電圖、超聲波、CTCA和血液檢查,以下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:

 

心電圖系列:由基本到進階,準確度逐級升

1. 靜態心電圖(準確度:30-50%)

心臟檢查準確度大比拼-靜態心電圖

✅優點:簡單快捷,適合初步評估心律不整或心肌缺血
⚠️限制:只捕捉靜止狀態,無法偵測間歇性問題
👩‍⚕️建議:適合無症狀或初次檢查者,作為基本入門

 

2. 運動心電圖(準確度:約70%)

心臟檢查準確度大比拼-運動心電圖

✅優點:可偵測運動誘發的心律不整或心肌缺血
⚠️限制:需有運動能力,不適合心衰或高血壓患者
建議:40歲以上、有心血管風險者可定期檢查

 

3️.24小時/間歇性心電圖(準確度:超過90%)

心臟檢查準確度大比拼-24小時心電圖

✅優點:長時間監測心跳,可捕捉間歇性心律問題
⚠️限制:需佩戴設備,部分人可能感到不便
👩‍⚕️建議:適合有頭暈、心悸、昏厥等症狀但靜態心電圖正常者

 

心臟超聲波系列:睇結構、睇功能

4️.心臟超聲波(準確度:85-90%)

心臟檢查準確度大比拼-心臟超聲波

✅優點:無輻射、無痛,可評估心臟結構、瓣膜功能、泵血能力
⚠️限制:無法直接診斷冠心病
建議:40歲以上、有心悸、胸悶、腳腫等症狀者可考慮

 

5️.經食道心臟超聲波(準確度:90-95%)

心臟檢查準確度大比拼-經食道心臟超聲波

✅優點:更近距離檢查心房、瓣膜、血栓
⚠️限制:屬侵入性檢查,需麻醉及禁食
👩‍⚕️建議:如普通超聲波未能清楚顯示,可考慮此項

 

6. 血液檢查:睇炎症、睇損傷、睇風險

心臟檢查準確度大比拼-血液檢查

  • TnI、CK、CK-MB:心肌損傷指標,急性心肌梗塞時最有用
  • LDH、Hcy:適合年輕人作慢性風險篩查
  • CRP:炎症性心臟病或感染時使用

👩‍⚕️建議:如有胸痛、心悸等症狀,可配合心電圖一併檢查

 

7. 冠狀動脈造影CTCA + 鈣化掃描(準確度:超過90%)

心臟檢查準確度大比拼-CTCA

✅優點:可準確顯示血管病變位置、狹窄程度、鈣化情況
⚠️限制:價格較高、有少量輻射
👩‍⚕️建議:男士40歲、女士50歲後可考慮;如有斑塊,建議3年內覆查

 

驗心應該點揀?Tenny教你4大考慮因素

  • 胸痛類型:典型胸痛(壓迫感、放射痛)心臟風險高,建議做CTCA;非典型胸痛可先做心電圖+血液檢查
  • 危險因子:如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、家族史,建議做超聲波或CTCA
  • 症狀嚴重程度:如有暈眩、呼吸困難、心悸,建議做24小時心電圖或超聲波
  • 身體狀況:如不能運動,不宜做運動心電圖;如怕侵入性檢查,可先選擇普通超聲波

💡Tenny貼士:心臟檢查唔係越貴越好,係要「啱你用」

不同檢查各有用途,別要一味睇價錢或準確度。最重要是根據你的症狀、年齡、風險因素來決定驗心方法。早發現、早處理,先至係真正守護心臟健康!了解更多心臟檢查資訊:

➡️ 中高端心血管檢查計劃比較| 全面心臟檢查指南

➡️ 身體檢查2025|10大醫療機構推介+健康顧問建議

➡️ 聯絡我進行一對一諮詢

 

Tenny | 註冊護士

註冊護士Tenny-護士Tenny健康筆記

大家好,我是Tenny,一名註冊護士,擁有在內科病房、手術室及社區健康中心等的臨床經驗。我熱愛健康教育,深信知識能幫助大家更好地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加入Welloft團隊,是因為我想透過這個平台,結合我的專業知識,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分享實用的健康資訊,幫助大家在忙碌生活中找到健康平衡。期待在這裡與你一起探索健康之道!